如何區別現榨果汁和勾兌果汁
- Tags: , 積分 Counts:2252 次
無論是在餐廳吃飯,還是在街邊購買飲料,市面上出售的各種鮮榨果汁,相比于其他飲料,正在以其健康的概念備受歡迎。
但消費者買到的“鮮榨果汁”真的是用鮮果現榨的嗎?今天就來教你如何區分現榨飲品和勾兌果揭秘:果汁鮮為人知的3大真相
1、鮮榨果汁多為勾兌 成本1元賣30元 一位多年從事飲料生意的業內人士表示,市面上銷售的一扎1000ml的鮮榨果汁,最便宜的也要30多元,貴的甚至100多元,那么,用這種濃縮果汁調制的果汁,成本又有多少錢呢?業內人士表示,用濃縮果汁勾兌成的一扎橙汁,成本只要1塊多!
2、勾兌果汁所含的營養成分比水果要少很多 勾兌果汁的營養和水果有相當大的差距,千萬不要把兩者混為一談,果汁不能完全代替水果。
3、未經高溫消毒的果汁可能是不安全的 最近,食品和藥品治理局請求在這些果汁外貼上警告標簽。這些果汁對于健康成年人來說,危險不大,但是,對于孩子,老人和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來說,最好不要喝這樣的果汁,在這種果汁中一些有害菌沒有被殺死。 在超市內賣的果汁幾乎全是高溫消毒的—當然新壓榨的不算。而農貿市場,小生產商則未必。所以,你要留心,多問。
探究: 勾兌果汁對健康有什么危害 那么這種用濃縮果汁、果味香精和色素等勾兌的所謂 “鮮榨果汁”真的能和新鮮果汁一樣營養、健康嗎?
無論是營養還是口感,用濃縮果汁加工出來的果汁都比真正的鮮榨果汁差得遠。一些小店為了讓勾兌出來的果汁顏色與鮮榨果汁相同,會使用一定量的色素,色素如果超量,就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如果這些用來勾兌果汁的原料都是正規廠家生產的話,對健康影響還不大。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飲品店的衛生條件較差,工作人員可能根本沒有健康證明,其加工出來的飲品可能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前幾天,抖音上出現了一些科普壞水果不可食用的抖音,引發超過百萬點贊,過億播放,引起網友熱議和轉發。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醫師@醫路向前巍子 說道,水果一旦爛了,里面的霉菌霉絲將在整個果體大量繁殖,當中的黃霉曲素則是最強的致癌物質。就算切掉壞的部分,好的那一面也不能食用了!人們如果食用,輕則可能只是嘔吐腹瀉,重則可能對人的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造成傷害。
如果你還不能很直觀感受這個危害,請看顯微鏡下的爛果,滿是菌種。所以我們吃了無良商家用爛果做的飲料,后果或不堪設想!分析化學專家還指出過,即使是已經納入國家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如果過量使用,也會對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甚至可能致癌。因此,無論是勾兌還是壞果,應當杜絕!
鑒別: 教你如何鑒別鮮榨與勾兌果汁
真正鮮榨果汁放一段時間易分層 新鮮的果汁帶有水果的天然芬芳,而勾兌果汁香味過于濃郁。優質的鮮榨果汁應該有自然的色澤,應呈渾濁狀態,會有大量果肉,放置一段時間還容易分層;勾兌果汁則清澈、透亮,顏色鮮艷,一般不會出現分層現象鮮榨果汁汁水比較濃稠,甜味很淡。如果飲料喝著甜得發膩,就有可能是勾兌而成。
此外,對于鑒別鮮榨和勾兌果汁,營養專家還給出了4點建議:
1.看顏色。鮮榨的果汁色澤自然,用餐巾紙擦拭盛放果汁的杯子內壁,如果餐巾紙上留下的顏色鮮艷且長時間不褪色,那么很可能就不是正品。
2.看泡沫。鮮榨果汁的泡沫比較持久,而勾兌果汁的泡沫很快就會消失。
3.聞氣味。鮮榨果汁的香味比較自然清淡,區別于添加了香精的果汁。
4.嘗一下。一些水果(例如木瓜)含糖量不高,榨取出的新鮮果汁甜味比較淡,而勾兌的果汁則口感上甜味十足。 END 金棒棒食品生產原料精選自國內外原產地優質品種,根據中醫學養生理論及藥食同源原理進行科學搭配組合,采用了日本先進的“蒸制”技術工藝精制而成,完整地保留了食材的原物狀和營養成分,且加工過程做到未經過放射性照射工藝和無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產品真空包裝常溫保存,制成飲品原汁原味,不沉淀、不上火。明顯區別于其它產品的加工方法和因添加劑使用泛濫而不能滿足于消費者追求健康和養生的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